|
【信報】謂,馬灣南擬改劃,建4500伙住宅,26幅地具潛力,元朗橫州變公屋重鎮。特首梁振英最後一份《施政報告》繼續四出覓地建屋,當時提出新增25幅土地具發展潛力,發展局周五(20日)披露實際為26幅住宅用地的選址和現時用途,當中包括位於元朗橫洲、馬灣以南等,暫計總提供6.1萬個公私營房屋,公營房屋佔87%(5.3萬伙)、餘下為私樓(8000伙)。值得留意是,私人房屋中有過半數單位(4500伙)屬意在馬灣以南興建,而該幅用地昔日曾有意發展主題樂園,惟兩度招標均未能成功批出。
【蘋果日報】稱,政府搶地,狂向社區設施開刀,僅改劃兩幅棕地,被斥欺善怕惡。特首梁振英上任後不斷改劃土地用途建屋,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宣佈額外物色26幅綠化地、政府、機構或社區用地(GIC)等改劃為住宅用途。發展局昨披露,該批用地近半為地區公共設施,包括黃大仙社區中心、青衣及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等,但涉及需收地的棕地只有橫洲第2、3期及大埔九龍坑南華莆。立法會議員及學者斥最新的覓地計劃向社區設施「開刀」,改劃私人業權的棕地少之又少,明顯是欺善怕惡。
【東方日報】指,樓價三周挫1.4%,創兩個月低。二手樓價繼續回軟,代理行二手樓價指數連跌三周,累跌1.46%,最新報144.16點,創八周新低。市場連錄內地客損手個案,其中黃大仙現崇山高層戶售2,250萬元,約三年帳面已蝕逾146萬元。
【明報】指,釋放小量郊園土地,政府須更積極進取。土地房屋政策是特首梁振英施政重中之重,迄今4年半以來,他扭轉了前任政府的失政失誤,追補回一定土地房屋供應,值得肯定。不過,梁振英在土地開拓仍陷困局情况下,卻未提出大刀闊斧政策措施,尋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,顯示他迎難而上的勇氣和決心仍然不足。例如,梁振英明知道釋出部分郊野公園土地,就可以較大程度紓緩可使用土地不足,他卻不敢直接面對,即使在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了有關問題,仍然吞吞吐吐,沒有具體構想凝聚社會共識,使人失望。
【星島日報】指,公屋供應要靠新思維達標。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,本來平均三年「上樓」的目標,現在實際輪候時間要延長至四年半。雖然基層市民入息提高了,但是私樓租金高昂,導致對出租公屋需求,四年半來劇增了四成半,而私樓售價高企,亦令一些經濟環境大幅改善了的公屋戶買不起,增加了對居屋的需求。
【文匯報】報導,柏傲灣400伙即日沽清。施政報告後,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就職前夕,本港新盤銷情暢旺。荃灣西站柏傲灣昨開售首批400伙,消息指昨即日全數沽清,套現36億元,發展商昨晚隨即加推199伙,下周二發售。新盤銷情好,有發展商削減優惠。信和置業等發展的觀塘觀月‧樺峯削減印花稅津貼優惠,由8.5%減至3.5%,變相加價5%。 |
|
|